全球芯片荒持續延燒,從消費性電子到汽車產業都受到沖擊,這也讓各大芯片制造商積極擴廠增產,以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,然而在生產線全面運作的狀況下,芯片業的碳排放量跟著攀高,晶圓代工巨頭臺積電的用電量將在明年達到全臺用電量的7.2%,未來如何解決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,將成為臺積電在技術面甩開競爭對手英特爾、三星之外的重要課題。
CNBC報導,科技持續進步,芯片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產品,但芯片制造的過程卻對地球不友善,研究咨詢機構Forrester分析師Glenn O’Donnell表示,半導體生產的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電力,包括擴散爐、離子擴散機及離子蝕刻機等關鍵設備都要用相當大的功率去運作,有些也會產生非常高的溫度,這導致電子產品的碳排放量中,有很高比重來自芯片制造。
報導點出,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、三星及英特爾如何處理碳排放問題成為市場焦點,數據顯示,由于用電量高,臺積電在過去幾年的碳排放量已超過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的碳排放量。
此外,綠色和平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,臺積電一年的用電量超過臺北,研究員Yung-Jen Chen說:“由于臺積電不斷擴張碳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,但他們過去的碳排放量已經比其他任何芯片制造商都還要多,為了減少碳排放,關鍵是將電力轉為綠色能源。”
綠色和平指出,目前臺積電占全臺用電量的4.8%,到明年將上升至7.2%。對此,臺積電已宣布什望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,并設定在2030年前達到使用40%可再生能源的目標。
臺積電副發言人Nina Kao表示,公司計畫購買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與綠能信用額度,同時提升工廠運作效率,并實行更多節能方案。臺積電去年與離岸風電大廠沃旭能源(Orsted)簽約20年,購買所有離岸風場的綠電。
事實上,三星與英特爾也都積極降低芯片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量,三星尚未自行宣布公司達到零排放的時間點,但三星確實是韓國有意在2050年前完成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關鍵。
英特爾永續發展部門經理Fawn Bergen則表示,減少能源使用是公司氣候政略的重要目標,并希望能在2030年前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,目前我們有82%的能源來自太陽能、地熱等綠色能源。